民国婚书的契约与浪漫

日期:2024-07-10

中国的婚书,是一部跨越千年的文化史诗。它从周代的礼仪中诞生,历经朝代更迭,承载了中华民族对婚姻的尊重与承诺。

周代:婚书以“三书”(聘书、礼书和迎书)的形式出现,标志着婚姻的正式与庄重。

唐朝:正书与别纸的引入,使婚书的形式更加丰富。

宋朝:草帖与定帖的区分,让婚书的分类更加明确,体现了婚姻的严肃性。

清朝:婚书被称为“鸾书凤笺”,增添了吉祥与浪漫的色彩。

民国时期:婚书的证词,以其古朴典雅,被誉为“史上最浪漫的婚书”,它们让我们懂得,婚姻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携手一生的约定,是“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坚如磐石的誓言,是彼此的信任与依赖,是共同面对生活的勇气与决心。

婚书,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是一纸文书,更是对婚姻的最高礼赞。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对婚姻的尊重与珍视,承载着人们对爱情与家庭的向往与追求。

近日,我们荣幸地征集到了嘉定市民姜先生捐赠的其爷爷奶奶的珍贵婚书。这份婚书不仅是一份历史的见证,更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婚姻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深感感激,并对姜先生的慷慨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

6906366a29364c26b0236756d1e67776.Jpeg  

姜永康和徐文英夫妇的婚书(民国36年)

 

中华民国叁拾六年拾月拾捌日午时在大加利酒楼举行结婚仪式,恭请崔福庄先生证婚。一纸鸳书,书法秀气,不仅写有结婚双方的名字与生辰,还有籍贯、以及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等名号,还对于结婚时间、地点都罗列得十分详细。大加利酒楼是上海的一家老字号酒楼,以“太湖船菜”闻名沪上。

婚书左上角两只喜鹊是取喜鹊登枝、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其中牡丹吐蕊、红梅高挂、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象征着新人绚丽的幸福,祝愿将来他们子孙满堂,其乐融融。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共盟鸳蝶,此证。”

这段文字是婚礼祝福语,充满了诗意和美好的寓意。

“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意味着美好的婚礼已经举行,美好的婚姻关系已经建立。

“情敦鹣鲽,愿相敬之如宾”:鹣就是我国传说中的“比翼鸟”,雄鸟只有左翼左目,雌鸟只有右翼右目,一雄一雌只有联合起来才能飞行。鲽是比目鱼的古称,一定要两条鱼紧贴着对方才能行动。这里比喻夫妻感情深厚,希望他们能够像对待宾客一样相互尊重。

“祥叶螽麟,定克昌于厥后”:祥叶是吉祥的象征,螽麟是子女成群,这里希望夫妻能够子孙满堂,家族兴旺。这句祝福不仅体现了对新人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也展现了中华民族对家族传承和后代发展的重视。

“同心同德,宜室宜家”:强调了夫妻之间应该心灵相通、互相支持,共同致力于家庭和谐与幸福。这个祝福不仅表达了对新人婚姻生活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婚姻和家庭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永结鸾俦,共盟鸳蝶”:“鸾”和“鸳”都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象征美好爱情的鸟类,是一句充满浪漫色彩和美好祝愿的祝福语,用于表达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和期望,希望他们的婚姻生活能够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此证”:通常在祝福语的最后,表示这是对新人的祝福和证明。

这段祝福语是对新人婚姻美满、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淡金的纸,玄黑的墨,字字全是承诺,句句都是幸福的见证。

一纸婚书,轻薄如纸,却重如千金。它签下的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姓名,更是两颗心相互交融、相互承诺的象征。每一个字迹都如同细水长流,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期许和憧憬。这张婚书,是一份契约,更是一份责任。它代表着两个人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愿意在生活的每一个阶段相互扶持、共同成长。它是一份承诺,承诺无论未来会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会携手共度,永不放弃。

e3dca3fe8627463cac7a34c974801cdb.Jpeg

 为姜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正在寻找您家中那些尘封已久的温馨记忆。或许是一张泛黄的照片,或许是一本记录着家族故事的日记,又或许是一件承载着特殊回忆的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想要珍藏的宝贵档案。每份提交的档案都将得到专业的保存和展示,我们期待您的参与,与我们共同守护这些温馨的记忆,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存。让我们一起,用心记录,用爱珍藏,让这些温馨的记忆永远熠熠生辉!

嘉定区档案馆征集电话:021-69989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