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档案馆举行王继新先生、朱仁莺女士 锡剧资料捐赠仪式
7月15日,嘉定区档案馆举行王继新先生、朱仁莺女士锡剧资料捐赠仪式。嘉定区档案局(馆)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越岭,副局长顾建清及相关人员参加了仪式。
颁发捐赠证书
捐赠仪式上,王继新先生和朱仁莺女士向区档案馆捐赠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收集整理的嘉定锡剧资料,沈越岭为捐赠人颁发捐赠证书,顾建清代表嘉定区档案馆接受捐赠。
捐赠上海市嘉定县锡剧团相册
在简短而隆重的捐赠仪式结束后,出席仪式的人员进行了座谈。沈越岭在会上向王继新先生和朱仁莺女士捐赠嘉定锡剧资料表示感谢,她指出:像嘉定锡剧这样有着嘉定元素的档案史料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二是提升城市软实力的资源,三是留存历史记忆,弘扬档案价值的载体。她还提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大反映地方特色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二是要做好征集档案的开发和利用,三是要妥善保管好这些档案资料,同时希望他们继续支持档案工作,做好档案的宣传员、信息员、联络员。
王继新在会上说: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收集锡剧团演出活动的照片,现在他年纪大了,怕将来遗失,所以和老爱人商量,决定把所有演出资料捐赠给嘉定区档案馆,让它们永久保存下去,也更好的发挥它们的文化价值,让广大锡剧爱好者和研究者资源共享,这是他的心愿和初衷。
朱仁莺在会上说:这些东西放到嘉定区档案馆是对社会的负责,嘉定县锡剧团毕竟是在社会上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群众欢迎,虽然锡剧团已经解散了,但它的事迹,它的精神要传承下去。
此次捐赠的锡剧资料有嘉定县锡剧团相册、演出剧本和个人荣誉证书等共计58件档案资料。其中嘉定县锡剧团相册,约8开大小,油纸封面,淡黄色的内页,相册内含89张嘉定县锡剧团的珍贵旧照,每张照片下标注了文字说明,其中包括:1960年嘉定县锡剧团学馆开学典礼的照片、1978年在上海歌剧院演出《珍珠塔》的照片、1979年在人民大礼堂演出《六里桥》的照片、1981年在曹阳影剧院演出《嫦娥奔月》的照片等。这些档案资料从一位锡剧演员的独特视角反映了嘉定县锡剧团的发展历程,记录下了嘉定县锡剧团曾经的辉煌时刻。
这些资料的接收进馆,将进一步丰富馆藏名人档案,改善和优化区档案馆藏档案结构。近年来,嘉定区档案馆不断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在做好档案接收进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档案征集力度,拓宽档案征集渠道,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区档案馆呼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支持嘉定档案事业,把对社会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捐赠给档案馆,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和作用。
艺术家简介
王继新:原为上海市嘉定县锡剧团演员,国家二级演员,工小生。师从锡剧艺术家濮阳、王汉清。曾演过《珍珠塔》中的方卿、《春兰》中的冯金龙、《喇叭村》中的卫振兴、《嫦娥奔月》中的后羿等角色。获首届上海戏剧节优秀青年演员奖,江苏省首届锡剧节优秀表演奖。
朱仁莺:原为上海市嘉定县锡剧团演员,工花旦。曾演过《珍珠塔》中的彩萍、《孟丽君》中的苏映雪、《喇叭村》中金梅芳、《春兰》中的杨丽英等角色。
嘉定县锡剧团简介
嘉定县锡剧团创建于1952年,剧团坚持“一根扁担两条腿,送戏下乡为农民”的宗旨,定点、定时下乡为农民演出,被誉为文化战线上的一面红旗。1959年3月,中共八届七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嘉定县锡剧团应邀到上海锦江俱乐部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演出《双推磨》片段。嘉定锡剧除唱腔颇具特色外,兼以动作见长,并吸收了京剧、昆曲中的武打动作,尤为精彩。1983年重开设学馆,为嘉定县锡剧团小锡花学馆。1989年,剧团解散,但锡剧作为嘉定人民最喜爱的剧种依然活跃在群众文艺舞台。
(瞿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