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觅痕》品读之“千年古津铜黄渡”
《嘉定觅痕》是一本介绍嘉定历史沿革,诠释嘉定社会风情,展示嘉定民俗风貌的文化书籍。小编了解到,自该书出版以来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广大读者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介绍该书另一篇章——“千年古津铜黄渡”。没错,今天讲的就是位于嘉定南部的黄渡镇。
千年黄渡
上海市嘉定区黄渡镇是历史悠久的古镇,曾是历史上闻名遐尔的千年古渡。在四千年前,上海地区成陆后,先民就在此生产作息。黄渡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物产丰美。横贯黄渡的吴淞江(俗称苏州河)江面曾宽达40华里,江面上白浪滔滔,烟雾缥缈,往来船舶如织。位于下游的黄渡,因地理优势成了海船停泊的港口。早在南北朝时,黄渡地区一直由昆山县管辖。宋代嘉定建县后,黄渡以吴淞江为界,分属嘉定、青浦两县,其中老黄渡属嘉定县,俗称:嘉黄;新黄渡隶属青浦,俗称:青黄。清末民初时,邑人在吴淞江北面逐渐修建了东西大街,恢复了生机。
黄渡的水系亦十分发达,除吴淞江外,其余均为人工河。吴淞江上著名的拱桥位于镇东的迎恩桥,为三孔拱形石桥,造型大方,桥堍有“东港桥”的石碑。大桥的顶部据说可坐百人,登顶时俯瞰江上点点风帆,十分惬意。黄渡地区物产丰美、经济发达,是沪苏间的重要码头,民国时期客商往来苏州、上海时,黄渡成了中间转运站。黄渡除了有发达的水路交通外,还建有沪宁铁路等地面交通。解放前,黄渡先后成立了飞云汽车公司、大路汽车公司、祥发汽车公司、大通汽车公司等汽车公司,承担黄渡到上海的客货营运。
黄渡市容
黄渡地区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繁茂,就其经济实力而言,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铜黄渡”。早在清朝时,黄渡就建立了商会,时有座商97家、行商6家和商属工业18家。元代起黄渡在吴淞江两岸就开始广种白、紫两种木棉,纤维虽短,然弹性特强,受到用户的欢迎。黄渡亦是嘉定地区的稻、棉、菜、瓜重要产地,经济以农副业为主,其生产的小金黄玉米、重镮羊、罗汉菜均为人们所称道,还有鹰房的雪里蕻和马宅的浜瓜均十分有名。随着黄渡商业和交通的发展,各种饭店、面店、点心店、饮食摊等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一日三市,供不应求。高升馆是民国初年黄渡镇最大的饭店。此外,得和馆、福寿斋的紧酵馒头肉细如泥、皮薄如纸。顺兴点心店的馄饨,味鲜馅多别有风味,均受食客欢迎。旧时黄渡的茶馆有十八家之多,其中最早的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蒋姓开设的西街景春园,茶馆的营业多与书场、浴室以及老虎灶相结合。
位于吴淞江的黄渡盛产淡水鱼,镇上有多家大小鱼商、鱼闼和流动摊贩。每年的清明之后,河鲜生意转入淡季,多数鱼行转为经营海鲜。黄渡的其他商业也十分发达,清末民初开设的南北杂货、茶食、茶叶商店等有60余家,民国后还开设了开泰源、复兴祥等13家百货店。服务业中有孙记照相馆、新生印刷厂、何记车行等等。清末起,黄渡建筑、船运等行业就十分发达,分工细致。光是镇上开设的木器行就有17家,另外镇上还有船、橹行19家,竹行9家,石灰行及石作行等。黄渡南镇有胡厥文创办的碾米厂,采用机械化生产,现已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
英才辈出
黄渡人杰地灵、文化发达,自古就是人才辈出的地方,其中不乏革命志士、英雄模范。黄渡镇人夏采曦曾随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参加长征,同年被派往苏联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曾任黄渡小学校长和黄渡镇镇长的盛慕莱从事小学教育,先后为抗日义勇军和新四军运输物资。黄渡还诞生了不少著名的教育家、艺术家、学者和医学家。谭正璧自幼生活在黄渡东港桥附近的外婆家,是中国作协会员,从1920年开始发表《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话本与古剧》等作品。黄渡的医学事业也发展较早,清末民初黄渡的中西药就闻名四方。
黄渡镇很早就开始兴办各种报章杂志,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七月《黄渡学友会刊》,至民国十一年(1922)盛俊才等创办的《黄渡月刊》、再至民国十六年(1927)谭正璧创办的《黄花》等,即使在日伪统治期间,地方人士依然出版各种报刊,宣扬民族精神。
桃李成蹊
黄渡自古重视教育,明清时就有多种形式的家塾、私塾、义学、社学等。明嘉靖十五年(1536)嘉定县知事李资坤将“上真道院”改建“黄溪社学”,其为黄渡最早的公办学校。清光绪三十年(1904)春,章富裕、夏琅云创办嘉黄小学堂,青界黄渡义学。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进士金文翰、章圭瑗与秀才骆寿青、夏琅云等人创办了嘉定县黄渡中心小学校,校长金开甲,有学生80人。黄渡地区由于重视教育,特别是师范教育的创办,自然也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历史遗存
历史沧桑的黄渡镇,镇内仍保有大量清末民初的民居,除了深宅大院外,也不乏中西式洋房。民国九年(1920)马义寿在东街建设了三层楼中西式洋房,占地430平方米,当地称为“马家园”。深宅大院多建于民国年间,这些住宅多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拆除。夏采曦烈士故居是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的平房,占地270平方米;盛慕莱烈士老房位于文化街,建于民国年间,房间15间,两烈士住房均保存完好。千百年来黄渡民间有许多习俗流传至今,如春节的初一放“开门炮仗”;初二嫁女回门;初四晚上商店挂灯笼,烧香点烛,供奉财神。每逢元宵,家家户户要吃团子;端午节里除了吃粽子,门上要挂艾草、菖蒲、大蒜等等。
位于嘉定西南的黄渡,距上海市中心仅27公里,境内有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有9.999公里的国道横贯该镇,黄渡因而被人称为“9.999黄金地”,受到海内外客商的青睐。2009年上海市政府撤销安亭和黄渡两镇,建立新的安亭镇。但作为曾经的古镇,小编希望那里能多保留一些珍贵的印痕,保存一份须臾即逝的记忆,虽是极其困难,但却是弥足珍贵的!
王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