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钻进故纸堆 浩瀚字海觅珍宝——在嘉定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撰写委志的几点体会
因《嘉定区志》修志所需,自2014年1月2日以来,笔者被邀在嘉定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国资委)帮助撰写委志。由于业务之便就在嘉定国资金融大厦1909档案室工作,只要上班就天天与这些故纸堆打交道,时间一长,由于知根知底的缘故,成为最有资格评判该委档案工作业绩优劣与了解区国资委成长历程的一员。
一、领导重视档建完备
说起区国资委的档案管理,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办公室主任统管,委副主任分管,就其硬件设施而言,一个大套三间房间。外间是配有二台电脑用来制作档案与查览材料的工作室。里东间存放有综合档案,里西间是人事档案。环境宽敞、窗明几净、上下左右排列齐整、照明与通风条件都很好。日常能时时按照区档案局下达的要求,做好这一工作。
档案室的保密电脑专藏档案局规定的扫描件。办公室工作人员已将1993--2004年该委所发生的林林总总、所形成的卷宗材料全部扫描进这台电脑。保密电脑里所有扫描件规定不允许粘贴,取材时只能双机同开、化上一定的精力用另一台电脑将所需素材将它一一打下来。
纸质材料除了可以到里面综合档案间查览以外,还可以从2005年起,每年编印的记载区国资委上年度相关大事要事的白皮书里去寻找。
根据嘉政府〔1996〕8号文要求,上海市嘉定区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于1996年1月15日成立。2005年7月,该委被更名为上海市嘉定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一次,《嘉定区志》修志的时限要求是1993—2010年,对区国资委而言,也就是撰写成立15年以来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的靓点。
正因为区国资委档案的前期工作到位,包括委领导对单位档案工作的支持、对档案室相关设备的投入,与当时不知要花费多少时间与精力,将1993--2004年全部档案材料逐一扫描进保密电脑的举措。给区《地方志》(卷三十综合经济管理第七章国有资产管理)这一时间段的初稿,以及将随机展开(包括16个集团公司)材料在内的委志的撰写带来极大的方便。
这些天,在精心挑选及动用这些素材时似乎有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幸福感。可以这样说:没有因为需要查考资料跑过一次区档案馆;也没有因为需要查考资料在区档案馆里与兄弟单位撰写初稿的老同志排过一次队。
二、字里行间感同身受
回眸撰写委志初稿的过程,除了把握重点、反映史实、由粗入细、提炼文字以外,也是一次认真学习与接受教育的好机会。有许多感受,在此可予同享。
需要学习。本人虽然在上海嘉加集团有限公司系统搞了一辈子宣传工作,但是,完整地与档案工作打交道还属首次。艺海无涯,一点不假。这种规范化的“志”的写作方法值得好好学习。与此同时,整个初稿的撰写过程也是对电子版《资料长编》、《资料卡片》予以不断充实完善的过程。
遵守纪律。虽然写的都是过去式。但看到的却是许多人所看不到的机密文件,涉及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以及有可能至今还没有完全完成的要事,需要无条件遵守档案部门所制定的保密工作纪律。
体会辛勤。区国资委自1996年成立以来,在全区(县)已全面构建起国资管理、运营和监管的三个体系和国资办、国资(授权)经营公司和投资企业的三个层次。通过国资的授权经营、在授权经营公司中委派董事、监事和财务总监完善国资出资和运营监督体系。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被逐步纳入区国资的管理和监督体系。2006年,在区政府决定对全区区属国有(集体)企业实施区管理企业、区国资委管理企业、区国资委授权管理企业等分层管理以后,区国资委(办)继而又全面建立国资产权登记和产权年检制度,健全国资权属管理体系,进行由产权向股权、静态向动态管理过渡的探索。通过完善资产评估、产权交易、保值增值考核、统计评价和清产核资的“五大环链”,形成较为完善的国资监督管理的基本框架。为嘉定国资国企的健康成长作出了卓越贡献。
感受力量。电脑里的这些材料虽然都是死的,唤起的却是自1964年参加工作以来对嘉定国资这艘航母壮大历程中那些尘封的回忆,唤起的更是一股股组织材料与写好委志的责任心。有了这一张张有一点点泛黄纸的相互叠加,形成的是不言的历史,成就的是嘉定国资这些年来发展壮大的有力佐证。这就是史海钩沉的魅力,这也许更是档案事业能够获得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三、搞好档建永无止境
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它。包括大报也允许有一定比例的差错率。区国资委的档案工作同样也是这样。在撰写过程中,发现有这样几个“不一”,供各位一起共商。
数据不一。由于人员调动,个别数据出现统计口径不一,造成无法选择、无法落笔等情况的出现。导致有的本可以铆定的数据,到头来只能忍痛割爱。
称呼不一。对单位的称呼不一。一般应先有全称以下才有简称。但是,有的材料一开头就是简称,而且这里是这个简称,那里是那个简称。就象一个孩子一样一会儿叫他阿三头,一会儿叫他小宝贝一样。所以,在称呼上应该先全后简予以统一。因为,家里叫的昵称有时候毕竟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连贯不一。在撰写过程中发现2005年的白皮书讲的是2004年的事情,2006年的白皮书总结的是2006年的事情,2005年的白皮书到哪里去了,问来问去到最后才找到非规格的2005版。
这几个“不一”与该委扎扎实实的档案工作比起来,仅仅是九牛一毛的花絮。诚然,由于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笔者十分看好区国资委的档案管理工作,它必将在刻录家乡国资发展历史、在推进当前嘉定国企改革中进一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作者:周家翼 工作单位:嘉定区国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