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坚全集》隆重问世:晚明嘉定文脉巨擘的璀璨明珠
历经十余载潜心耕耘,由嘉定区地方志办公室倾力主持,文史专家张行刚、胡真担纲整理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精心出版的《娄坚全集》(以下简称《全集》)近日正式面世。这是继《嘉定李流芳全集》《程嘉燧全集》《黄淳耀全集》之后,“嘉定四先生、侯黄二先生全集”古籍整理工程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嘉定地域文化瑰宝的深度发掘与传承。
一、嘉定文脉的守护者与晚明文坛的卓然大家
娄坚(1554—1631),字子柔,号歇庵、广绂居士,明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马陆人。他生于诗礼之家,虽一生优游乡里,未入仕途,却以其深厚的学养、卓越的诗文才华和高尚的德行,毕生致力于学术的传承与推扬,成为嘉定文派承前启后的核心人物。通过承续归有光学脉,矫正文坛流弊,娄坚的文学实践与理论主张深刻影响了明末清初的文苑走向,在明清之际的文坛享有崇高声誉。
诗林清徽:娄坚的诗以古体见长。他诗宗陶渊明、杜甫、白居易、元稹,风格平实深朴、安和雅驯,时见洒脱飘逸,兼具雅趣与真率,被誉为“练川三老,子柔古风独胜”(朱彝尊语),“长于古体,刊落浮嚣,语多造微”(陈田语)。
散文大家:娄坚的文章尊奉归有光为正宗,师承归氏嘉定弟子张应武、傅逊、丘集等人。文章沿溯唐宋八大家而自成面目,以“和平安雅”“真朴胜人”著称。清初文坛盟主王士祯曾对他的文章大加唱叹,高度评价为“古文尤为不苟”,并将其文与程嘉燧之诗并称为“吴中二绝”,推许其文章是“真古文也”。同时,四库馆臣称赞娄坚“以乡曲儒生,独能支拄颓澜,延古文之一脉”。
文派旗帜:娄坚与挚友唐时升共同高擎“嘉定文派”的旗帜,延续并光大了由归有光奠定基础的嘉定文脉。他一生“坚守古学,辨章学术”,批判空疏衰弊的时文,推崇质朴深湛的文风,以传承斯文为己任,卓然高立于晚明文坛。
交游广阔:娄坚交游极广,少时即侍立王锡爵、徐学谟等长者之侧;与王衡、李流芳、唐时升、程嘉燧等为挚友,酬唱频繁;以徐霞客、钱谦益、王时敏、黄淳耀等为小友,多有提携指点;亦与王世贞、董其昌等当世名士往来。其入室弟子马元调、其子娄复闻皆学有渊源,气节高尚。
娄坚其人其文,深刻塑造了嘉定一地的文化氛围与士林风骨。作为“嘉定四先生”之一,娄坚的文学成就在明清之际备受推崇。他不仅是晚明文学多样性的重要代表,更是嘉定地域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丰碑。娄坚晚年与唐时升、程嘉燧并称“练川三老”,又与李流芳、唐时升、程嘉燧合称“嘉定四先生”,成为嘉定地域文化最耀眼的群体标识,其流风遗韵,至今铿然犹存。
二、《娄坚全集》出版的独特价值
娄坚诗文并茂,一生笔耕不断,诗集《吴歈小草》与文集《学古绪言》是其毕生心血结晶。
《吴歈小草》:10卷,共录娄坚所作诗1200余首。吴歈指吴地民歌,入明后,逐渐成为吴中诗歌特色的代名词,小草则颇有自谦之意。《吴歈小草》各诗体皆备,以古诗、绝句、律诗次序排布。诗歌内容丰富,送别寄远、闲居感怀、唱和酬答等类型皆有,深刻反映了娄坚的创作风格和志趣追尚。
《学古绪言》:25卷,录文300余篇,其文集中大量的序跋、碑记、书信、墓铭、地方人物传记等文章,彰显了娄坚的诗文旨趣、书画艺术追求和真朴文风,并广泛涉及了嘉定乃至江南的地方史事和重要人物,为研究晚明嘉定乃至江南的社会、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第一手史料。
本次整理出版的《娄坚全集》,是在深入研究和严谨校勘基础上推出的点校本,具有以下重要价值:
文献汇辑最全:以娄坚存世最重要的两部著作《吴歈小草》(诗)和《学古绪言》(文)为基础,并广泛搜罗补遗,系统整理汇编为《娄坚全集》,是迄今为止收录娄坚作品最完备的集子。
底本和参校本选择精当,力求还原本貌:本书沿用康熙三十三年(1694)陆廷灿重校补刻的《娄子柔先生全集》(康熙本)的排布结构,故以此本为底本。同时,以崇祯三年(1630)嘉定县令谢三宾所刻《嘉定四先生集》中的《娄子柔先生集》(即崇祯本)为主要参校本。此本刊刻时间距娄坚去世最近,未经清初避讳篡改,最能反映作者原作的面貌和精神。同时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四库本)为辅校本。通过严谨的对校,清晰呈现了不同版本间的流变与差异。
揭示文本流变,辨析历史改动:本书校勘详细记录了康熙本、四库本相较于崇祯本的重要改动,记录了康熙本的避讳篡改: 如改“夷”“虏”为“彝”或涂抹;改“上”为“天子”;避康熙帝讳改“玄”为“元”等。记录了四库本的政治性删削: 如因钱谦益失节而删去与之相关的文章(如《答钱受之太史》)。通过校注,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后世版本因政治、避讳等原因对原始文本造成的扭曲,为研究者提供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文本依据。
精心辑佚,补遗珍贵:整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娄坚作为书法大家的优势,从北京故宫、台北故宫、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嘉定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等机构所藏娄坚书法作品,以及清代陆时化《吴越所见书画录》、孔广陶《岳雪楼书画录》、方濬颐《梦园书画录》等书画著录中,广泛搜集未收入诗文集的诗作、题跋、尺牍手札,汇为“补遗”一卷,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全集内容,具有较高的文献和艺术价值。
学术规范,便于研读:全书经过精心标点、分段、注释,体例严谨,校勘详明,极大地方便了现代读者的阅读和学者的深入研究。
传承地域文脉,彰显文化价值:《娄坚全集》的整理出版,不仅是对娄坚个人文学成就的全面总结,更是对以“嘉定文派”“嘉定四先生”为代表的嘉定地域文化精华的挖掘与传承,对于深入研究嘉定地方历史、晚明文学思潮、江南地域文化、明清之际士人心态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娄坚全集》点校本的问世,首次将这位嘉定文派巨擘、晚明文坛大家的诗文著作,以完整、系统、接近原貌的姿态呈现于世人面前。这不仅是一部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更是研究嘉定历史文化和晚明社会思潮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与资料宝库。它的出版,让尘封的智慧重焕光彩,为今人理解那段辉煌的文化历史打开了又一扇明亮的窗口。
(方志编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