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风采|光影溯史砺初心 守护记忆强担当 ——嘉定区档案局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近期,为加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以光影回溯峥嵘岁月,嘉定区档案局分两批组织全体在职人员及离退休党员代表赴嘉定影剧院开展历史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电影党课活动。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在此后长达六周的时间内,对南京同胞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万以上无辜军民惨遭杀戮,古城南京满目疮痍。这场骇人听闻的暴行,是中华民族永难忘却的苦难。
《南京照相馆》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邮差阿昌为了保命,冒充相馆冲洗工,为日军冲洗照片,照相馆成为临时庇护所。面对日军残酷暴行,阿昌冒着生命危险将避难者们安全转移,并将屠杀罪证公之于众。相机原本用于拍摄肖像和美景,在危难之际,却成为了记录日军暴行、保存历史真相的武器。影片通过一间照相馆的微观视角,艺术化地再现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中中国人民的遭遇、挣扎与抗争,展现中华民族在绝境中不屈不挠、守望相助的伟大精神。
电影里,那一卷卷被邮差阿昌、照相馆老板老金等人用生命守护的胶片,与我们每天收、管、存、用的档案异曲同工——它们都是民族的记忆、岁月的底片。走出影院后,大家心情久久无法平静,纷纷表示此次观影活动是一场生动深刻的党课,更是一次职业精神的洗礼。
要更好厚植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作为档案工作者,我们要像《南京照相馆》中阿昌、老金用生命捍卫胶片那样,切实强化守护档案事业的责任担当,守护好民族的记忆工程,用实际行动捍卫历史的真实与完整,让责任二字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
要更好发挥档案记录历史的作用。影片中的珍贵影像资料,生动揭示了历史真相,其价值有目共睹。而档案是保存民族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要切实履行好“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使命,扎实推进区档案方志事业“十四五”收官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档案归集入馆任务。
要更好发挥档案活化历史的作用。影片中利用影像资料来揭露真相,在档案工作中我们要乐于创新,善于挖掘档案资源。正如当前我们正在开展的“中医司令”吕炳奎史料编研工程、钱大昕史志文化研究等工作,要进一步通过数字活化、专题展览等多元形式,让原本存于库房的“沉睡档案”真正“活”起来,让历史记忆可感可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