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奥运档案 闲话嘉定记忆 第一辑 火炬
公元前776年,为纪念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第一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辟了点燃奥运圣火的传统。1936年,为强调和平与重生,奥运火炬接力被引入为奥运会的一部分。圣火,象征着人类的光明、团结、友谊、和平与正义;火炬传递,更象征着“和平与友谊”理念的薪火相传。
近期,中国代表队的奥运健儿们在巴黎奥运赛场上表现优异,捷报频传,开幕式上热气球主火炬的点燃也引发热议,成为新一代的奥运记忆。
提到奥运记忆,小编有话可说。今年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会谈前,两国元首夫妇互赠礼品,其中三支奥运火炬尤为引人注目。习近平主席赠送给马克龙总统的是北京双奥火炬,一支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由联想中国航天科工、华天股份设计,整体造型来源于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一支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由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牵头负责生产,位于嘉定的中核八所参与了“飞扬”火炬外飘带成型技术研发,让火炬在“冰与火”的双重考验中傲然挺立。
(图源:中核集团)
今年七月,嘉定区档案局与核工业第八研究(以下称“中核八所”)所举行的党建共建签约暨北京冬奥火炬捐赠仪式上,中核八所向嘉定区档案馆捐赠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同款火炬“飞扬”。冬奥会火炬不仅要耐火抗高温,还要在极寒天气中使用,为了承受这“冰与火”的双重考验,“飞扬”火炬外壳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但强度是钢的7-9倍。中核八所通过碳纤维丝的立体三维编织,最终像“织毛衣”一样织成了火炬外壳,看不出任何接缝与孔隙,整个造型浑然一体。北京冬奥会也是全球首次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奥运火炬外壳。中核八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新同志表示,“飞扬”火炬是在嘉定制造生产的,体现了嘉定元素,理应保管一份在嘉定,相信区档案馆会是“飞扬”火炬最好的“家”。
(“嘉定典藏”展中的奥运火炬)
奥运火炬,不仅是对古希腊传统的致敬,更是现代奥运会连接古今、传递和平与友谊的桥梁。目前,火炬已入藏嘉定区档案馆,展陈于“嘉定典藏”展,留存这份与嘉定相关的奥运记忆。
下期预告
奥运火炬的光芒,照亮了赛场,照亮了人类文明的道路,圣火的传递,传递的是和平、希望、卓越的奥运精神。下一期,我们将继续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嘉定圣火传递的故事……
(范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