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嘉定区档案馆征集安亭师范毕业生石秀敏资料

日期:2024-06-28

“这些我父亲珍藏了大半个世纪的资料,我现在都捐赠给你们,希望继续发挥好它们作为档案的历史价值。”近日,嘉定区档案馆征集编研科工作人员赴上海市档案馆档案史料编研部石磊主任处征集其父石秀敏档案资料。

53b48e2e8172400a8364e4860df315d2.Jpeg 05cb6f409cf3419b8b94181870a90065.Jpeg

 

此次捐赠的档案中包括了石秀敏安亭师范毕业证、照片、笔记本、书画作品,以及其同为安师毕业生夫人张丽贞的毕业证及留念册等档案资料共计62件。

石秀敏(1938-2022),上海嘉定人。1955至1960年他在嘉定中光中学、嘉定一中和安亭师范求学期间,幸遇山水画大师吴纪群老师、宋文治老师,深受其熏陶,并由朱育和老师指导学习素描和速写,从此结缘书画。1960年毕业后在金山枫泾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此后在程十发、韩和平、郑家声等书画名家指导下获益良多,并在徐子风门下研习山水画。此次捐赠的资料中就有石秀敏创作的书画作品40幅,作品上均印有“疁城印章,可见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af936013c4fb4569926de822127050c1.Jpeg

a6fbc51ae87949f3ba993fca88078f39.Jpeg

石秀敏画作

石秀敏与其夫人同为安亭师范校友,此次捐赠的资料中就包括二人1960年代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毕业证书、留念册、照片等,正是他们那段“安师”岁月的最好印证。翻开一页页承载“安师”情谊的留念册,这所学校的点点滴滴仿佛又在眼前鲜活起来,它是“安师”师生们共同度过的岁月之证。一句句最真挚的话语,是师生间最美好的祝愿。

a7029f59ecf44011bb3c7c04ebf280c1.Jpeg

45c26d4f933e4e65a410ab00402efbab.Jpeg1964年8月8日张丽贞毕业留念册

021ba031c455400bb15ce77efa566bb9.Jpeg

 

 

 

石秀敏先生珍藏的笔记本,题有嘉定著名书法家浦泳的书法作品三幅,内容为毛主席的三首诗词

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原位于安亭镇北隅,兰塘村境内,民国11年(1922年)创立,前身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分校。民国26年(1937年)日军侵华后被迫停办。至民国35年(1946年)迁至安亭镇复校,校名为江苏省立黄渡乡村师范学校。1949年9月,震川小学并入师范,设师范、初中两部。1950年,青浦、松江、嘉定三县的简师和青浦县职业中学先后并入。此年秋改校名为江苏省安亭师范学校。1958年,嘉定县划归上海市,校名改为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简称安师)。1964-1966年,试办半农半读师范,改名为上海市安亭半农半读师范学校。1996年秋季起,停招师范生。从“江苏省第二师范学校黄渡乡村分校”到“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历时73年,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中等师范学校。

54aa777da68d4114bb8c3d******6808d.Jpeg

学校以使工农劳苦大众能受教育为办学宗旨,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论为办学指导思想,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乡村小学教师,为社会培育了无数热爱教育事业的青年才俊,还输送了一批党政机关干部。走进“安师”的有志青年们,迈着大步走出“安师”校门,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嘉定区档案馆征集编研科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安亭师范学校,作为嘉定区教育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文化遗产。本次征集的安亭师范毕业证、留念册、书画作品等档案资料不仅丰富馆藏,也是从“安师”学生的视角记录了这所学校的一个历史片段。

下一步,嘉定区档案馆将继续做好档案征集工作,保护和传承珍贵历史档案资料,不断丰富档案馆藏资源。同时,也要利用好这些档案资源,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徐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