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年鉴(2018)》之概貌
嘉定概貌
编辑 吴 庆
地理·建置·人口
【位置、面积与地形、河道】 嘉定区位于上海西北部,其中心位置在东经121°26′,北纬31°39′。东与宝山、普陀两区接壤;西与江苏省昆山市毗连;南襟吴淞江,与闵行、长宁、青浦三区相望;北依浏河,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2017年总面积463.1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10821公顷,年末耕地面积9718.9公顷。全境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西南稍低。市、区级河道蕰藻浜、练祁河、娄塘河横卧东西,向东流经宝山区直通长江和黄浦江;盐铁塘、横沥、新槎浦(罗蕰河)纵贯南北,与吴淞江、浏河相连。全区地表水资源1.85亿立方米,水面率7.71%。河道总长1800余公里。 (嘉 音)
【气候】 2017年气候特点为: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多,日照正常。年平均气温17.5℃,比历年平均(1981~2010年30年平均,下同)偏高1.1℃,比上年偏高0.1℃。除6月、10月、12月与历年同期持平外,其余各月均高于常年,从高到低依次为7月偏高3.5℃,1月偏高2.4℃,4月、5月、8月分别偏高2.3℃、1.8℃、1.6℃,2月、3月偏高1.0℃、0.9℃,11月、9月偏高0.5℃、0.3℃。年极端最高气温40.0℃(7月23日),仅次于2013年的40.5℃。年内全区共出现35个≥35℃高温日,仅次于2013年的47天,且高温日集中出现在7月、8月,其中7月12~28日出现连续17天的高温酷暑日,创下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年极端最低气温-4.2℃(1月21日)。2016年初霜日为12月7日,2017年终霜日为3月17日。从以上数据可见,2017年高温日和连续高温日均排历史前列,冬季无严寒,属于极热年份。
年总降水量1358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多218毫米,偏多近2成。降水日123天,比常年少3.6天,汛期(6~9月)降水量760.2毫米,比常年偏多158.7毫米,偏多26%;各月降水分布不均,其中明显偏多的月份是8~11月,8月、9月、10月、11月分别比常年偏多47%、186%、196%和39%,偏少的月份有2月、3月、5月、7月、12月,分别比常年偏少62%、10%、11%、82%和52%,其余月份正常或略有波动。全年暴雨日6天(6月、10月各1天,8月、9月各2天)。最大日降水量131.7毫米(9月25日)。
年总日照时数1770.8小时,比历年平均偏少9小时,为正常年份。与历年同期平均相比,日照充沛的月份是4月、5月、7月,分别偏多24%、23%和21%;日照稀少的是6月、8月、9月、10月、11月,分别偏少19%、11%、33%、19%、17%,其余月份在正常幅度内波动。
主要灾害天气:1.梅雨。6月19日入梅,较常年(6月17日)略偏晚;7月5日出梅,早于常年(7月10日);梅雨期16天,少于常年(23天),梅雨量84.7毫米,比常年偏少5成,梅雨期内未出现暴雨。 2.台风。境域主要受到18号台风“泰利”和20号台风“卡奴”的外围影响,出现大风和降水天气。9月14~16日,受台风“泰利”外围环流影响,区境风力较大,降水较弱。10月14~16日,受台风“卡奴”倒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区境出现6~7级大风和大到暴雨天气。台风中心距离远,影响强度小, 未造成大的灾害。3.连阴雨。“三夏”和“三秋”期间无连阴雨。2017年属于气象灾害很轻的年份。
2017年嘉定区主要气象要素一览表
项 目 | 2017年平均或极值 | 历年平均或极值 |
年平均气温 | 17.5℃ | 16.4℃ |
年极端最高气温 | 40.0℃ | 40.5℃ |
年极端最低气温 | -4.2℃ | -10.0℃ |
年总降水量 | 1358毫米 | 1140毫米 |
年降水日数(≥0.1毫米)
| 123天 | 127天 |
年日照时数 | 1770.8小时 | 1779.8小时 |
一日最大降水量 | 131.7毫米 | 354.5毫米 |
(郑晓栋)
【建置区划】 嘉定区前身为嘉定县。嘉定有“疁城”“练川”“三侬之地”等别称。秦代属会稽郡娄县,隋唐时属苏州昆山县。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日(1218年1月7日),析两浙西路平江府昆山县东境的临江、平乐、安亭、醋塘、春申五乡置嘉定县,以年号为名,设治于练祁市(今嘉定老城区中心)。嘉定十一年八月,上述五乡依次易名为依仁、循义、服礼、乐智、守信。今上海大陆地区吴淞江(故道)以北为该时县境。建县以后几易隶属,曾隶苏州府、太仓州,境域亦屡有变动。1958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嘉定县由江苏省划归上海市管辖。1992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以原嘉定县的行政区域为嘉定区的行政区域。1993年4月撤县建区工作完成。2017年末,全区辖安亭、马陆、南翔、江桥、徐行、外冈、华亭7个镇和嘉定镇、新成路、真新3个街道,以及嘉定工业区和菊园新区。下设199个居委会,143个村委会,1786个村民小组。
【人口】 2017年,嘉定区登记常住户口235741户625223人,比上年增加7720户13119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517523人,占总人口的82.77%,上升0.3个百分点。全年出生婴儿5126人(其中男婴2616人,女婴2510人),出生率8.34‰;死亡5242人,死亡率8.38‰;人口自然增长率-0.19‰。男女性别比例为100.47∶10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50人。登记常住户口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3.85岁(其中男性81.56岁,女性86.17岁),比上年上升0.33岁。年内,嘉定区登记来沪人员959539人,增长9.59%。
知名人物·旅游名胜
【知名人物与历史事件】 嘉定区素称人文奥区,古贤今秀,代不乏人。自宋元而明清,龚宗元、杨滋、朱鹤、徐学谟、李流芳、孙元化、王鸣盛、钱大昕等,或以政绩驰誉,或以骁勇善战著称,或以治学有成名世,或以书画竹刻取胜。民国以降,吴宗濂、周湘、徐鼎康、王培孙、吴蕴初、廖世功、杨卫玉、张昌绍、陆瘦燕、廖世承、秦汾、童世亨、陈邦典、顾维钧、胡厥文、陆俨少、于光远等皆为名垂史册的人物。著名的历史事件有:明代嘉靖年间全县抗击倭寇侵袭,一无名童子舍身救城;清初,清兵三屠嘉定,侯峒曾、黄淳耀率众抗清,视死如归;清咸丰年间,以徐耀为首的嘉定罗汉党联合青浦天地会、上海小刀会揭竿起义,“扫除贪官污吏”;民国17年(1928年)春,中共嘉定县委领导境内西乡千余名农民举行五抗(抗租、抗债、抗粮、抗捐、抗税)武装暴动;抗日战争时期,以吕炳奎为首的外冈游击队,坚持抗日武装斗争。
【旅游名胜】 嘉定区水秀地灵,名胜众多。遗存的古迹大都集中在嘉定镇街道和南翔镇。嘉定城中的法华塔、州桥皆创建于宋代,是当年县治练祁市的中心。今其周围的小桥流水、民居街巷犹不失古镇风韵。南城的孔庙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20年),殿堂门庑,高壮华好。孔庙东侧的当湖书院乃沪上仅存的清代书院建筑。与孔庙一水之隔的汇龙潭公园是境内最早的公园,古迹众多。东城的秋霞圃系蜚声江南的古典园林,由明代龚、沈、金三氏的私家园林及城隍庙合并而成。城内还有为清兵三屠嘉定时以身殉节的侯峒曾、黄淳耀两志士而立的侯黄纪念碑、“叶池”碑和“陶庵留碧”碑。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定,嘉定镇、南翔镇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嘉定孔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翔镇上一对东西对峙的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已历经千年,其外观挺秀,结构精巧,为国内罕见;镇东的古猗园亦为声名远播的明代园林。民国17年(1928年)建成、以种植国内外名种树木为主的黄氏种植园(俗称黄家花园)坐落在江桥境内。周长6.5公里的嘉定环城河,可水上环城游嘉定城,两岸紫藤园、古城墙,以及布置得宜的绿化带、曲径、建筑小品等景致一览无遗。建设中的嘉定新城,绿树成荫,河汊纵横,“上海最美图书馆”嘉定区图书馆、远香湖、“紫气东来”等景点星罗棋布。此外,马陆葡萄主题公园、安亭银杏园、华亭的“华亭人家”、嘉定工业区沥江果园、外冈蜡梅园等现代农业观光区亦值得一睹。2003年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汽车三厂的上海大众工业游、上海国际赛车场、汽车城会展中心和汽车博物馆落成启用,成为上海都市旅游的新亮点。2006 年,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上海汽车博物馆建成开馆,上海汽车会展中心竣工开业,嘉定竹刻、徐行草编工艺、上海道教音乐、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毛桥村被列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成为市郊新农村建设的新景点。2007 年,嘉定竹刻博物馆开馆。2008年, 外冈游击队纪念馆开馆。2013 年,韩天衡美术馆和嘉定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新馆开馆。2014 年,中国字砖陈列馆、雅昌(上海)艺术中心艺术馆、上海翥云艺术博物馆等一批民间艺术馆相继开馆。2017年,嘉北郊野公园一期、菊园百果园建成开放,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年内,嘉定区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整合汽车嘉定等现代旅游元素,举办上海汽车文化节、上海马陆葡萄节、上海孔子文化节、上海南翔小笼文化展等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区内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景区共接待游客188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00.9亿元。
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交通】 嘉定区政府驻地离上海市中心30余公里,距浦东国际机场75 公里,距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上海火车站均为25公里左右。有铁路沪宁线、京沪高铁过境。轨道交通11号线、13号线运营。公路交通形成网络,主要公路有G15(沈海高速)公路、G2(京沪高速)公路、S6(沪翔高速)公路、G1501(上海绕城高速)公路、沪嘉城市快速路(原沪嘉高速公路)、沪宜公路(属204国道)、曹安公路(属312国道)和嘉安公路、宝安公路、嘉松北路、宝钱公路、浏翔公路、嘉闵高架路等。2017年,全区有区管城市道路136.88公里,道路面积317.89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85.8万平方米;有城市道路桥梁193座,总长6310.8米,桥梁面积15.51万平方米。全区公路总里程834.66公里(其中区管公路285.72公里),公路面积1018.79平方米;有公路桥梁962座,桥梁长度38243.68延米。北安线等81条公交线路分别联结上海市区、郊区和区内各街镇,有公交运营车辆734辆,公交线路总长度1249公里,年客运量7623.05万人次。820辆区域出租汽车实际投入运营674辆,客运量1393.2万人次。嘉定长途客运站有长途客运线路242条,其中开往杭州、彭水、定远、淮滨、苏州、昆山的始发省际客运班车线路45条,开往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四川、湖北等地的过境配载客运班车线路197条,全年省际客运量41万人次。有内河航道20条、留存码头71个,通航里程232公里,全年内河货物吞吐量416万吨。
【邮政、电信和信息化】 1989年,嘉定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县电话自动化。1994年,实现全区电话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光缆化。1997年,全面建成区镇电视会议网络,建成“上海热线”站点“今日嘉定”互联网站。1998年,建成电话区并增设“嘉定之窗”和“新联网络”网站。1999年,建成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和ATM宽带网。2001年建成区行政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开通“上海嘉定”政府网站。2003年,全区实现宽带光纤全覆盖。2007年,“嘉定新城·无线城市”建设启动。2016年,嘉定智慧政务云计算中心揭牌成立,嘉定政府门户网站群同期上线。至2017年底,全区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6.34万户、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实际在网用户21.34万户、在网手机用户240.59万人、在网4G用户164.66万户;“光纤到户”覆盖小区1694个,“光纤到户”在网家庭用户43.31万户。2017年,辖区内有邮政信箱、信筒118个,转趟邮路3条共70公里,开箱邮路2条共18公里,210条投递线路总长5466.9公里。区电子政务应用平台稳定运行,区“智慧政务”网络接入单元1580个,政务网接入用户19170人,日均在线8475人。嘉定区大数据产融合作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电力、燃气和供排水】 石洞口电厂和华东电网保证嘉定区生产和生活用电。2017年,嘉定供电公司售电103.01亿千瓦时。“西气东输”的天然气满足嘉定区生产和生活用气需要。1997年,全区民用燃气实现全气化。2004 年,安亭镇部分居民在上海地区率先用上天然气。2008年,境内燃气用户全部使用天然气。2017年,全区有天然气用户42.64万户(其中家庭用户41.22万户),年销售天然气3.31亿立方米(其中家庭用户8137万立方米);有液化气用户23.72万户(其中家庭用户23.51万户),年销售液化气2.97万吨(其中家庭用户1.85万吨)。1997年建成的墅沟引水工程使以长江水为水源的自来水供应范围覆盖区境大部,饮用水水质得以显著改善。2017年,嘉定原水完善工程完工通水,陈行水库每日向嘉定供应62万吨优质长江水,全区自来水原水全部由陈行水库供应。全区有供水企业9家,其中区水厂4家,镇水厂5家;综合生产能力58.7万吨/日,全年供水总量25856.8万吨,售水量16489.8万吨;供水管道长度2159.2公里。完成安亭、大众、新城3座污水处理厂共37.5万吨/日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建设。全区污水处理能力达42.5吨/日,全年处理污水1.48亿立方米;污水管道总长1142公里。
【环境建设】 2017年,嘉定区投入环境保护资金106.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41%,全区环保投入占全区GDP的4.97%。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解决一批环保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涉及130个项目,其中市级项目59项,区级项目71项,完成率97.7%。嘉定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建成投产,保障区内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置。全面推进环境综合整治,超额完成“五违四必”(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排污、违法居住必治,安全隐患必须消除、违法无证建筑必须拆除、脏乱现象必须整治、违法经营必须取缔)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任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409万平方米,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5%。市级重点地块“吴淞江安亭段沿线”和“宝山顾村涉嘉定区地块”通过验收,完成区级重点地块整治。完成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在全区所有河道醒目位置设立河长公示牌。建设污水管网42公里,完成截污纳管546处,市级考核的246条248公里中小河道全面消除黑臭现象。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1天,优良率74.2%。PM2.5平均浓度4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1.5%。区域降尘量4.2吨/平方公里·月,下降4.5%。18个河流市考断面达标14个,达标率77.8%,上升56个百分点。新建绿地45.2公顷,全区绿化覆盖面积1590.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52%。有公园、绿地面积692.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7平方米。年末,有纳入市级公园名录的公园21个,总面积146.4公顷。新建公益林68.5公顷,全区有林地资源8765公顷。
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 2017年,嘉定区实现农业总产值10.06亿元。完成全区5312.86公顷水稻和1544.8公顷小麦的种植、生产任务。推广机械化播种技术,实现机插秧、机直播水稻面积4833公顷,机械化收割率100%。全区粮食总产量4.92万吨,全年上市蔬菜1.31万吨。优化养殖业结构,实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出栏生猪3.58万头,上市家禽3.72万羽、鲜蛋95.6吨、牛奶4308.1吨、淡水产品1376吨。葡萄、桃、梨、柑橘是四大主栽水果,其中葡萄是支柱水果产业。全年水果总产17549.6吨,其中葡萄15705.1吨,桃1381.8吨,梨236.7吨,柑橘133.1吨,分别占总产的89.49%、7.87%、1.35% 和0.76%;水果总产值20619.8万元。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44951.45千瓦,全年投入农机购置补贴1523.17万元,购置新农机461台(套)。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村庄改造”工程涉及3313户。10个村实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全区村级可支配收入总额16.47亿元,村均可支配收入1098.04万元。全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5274.53公顷,麦秸秆机械化还田1544.8公顷,稻麦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率100%,全年无秸秆焚烧现象。全区17个主要休闲农业景点共接待游客115万人次。
【工业、建筑业】 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5919.89亿元,同比增长11.32%。其中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668.51亿元,增长9.34%。汽车产业实现产值4358.28亿元,增长12.12%。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部分)实现产值943.08亿元,增长17.15%。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919.09亿元,增长13.15%。以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为引领的“四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72.67亿元,同比增长26.7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255580元/人,增长10.61%;工业产品销售率100.2%,下降0.1个百分点。1152家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耗能源折合标准煤116.8万吨,增长0.85%;万元产值能耗0.043吨标准煤,下降8.51%。全区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70个,完成工业投资总额93.9亿元,增长13.5%。其中89个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工业投资79.4亿元,占全区工业投资的84.5%。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制造及金属加工四大支柱行业完成投资71.6亿元,增长24%。全年实现建筑业产值129.24亿元,下降8.52%。实现竣工产值131.14亿元,增长21.0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86.64万平方米,增长3.41%。其中年内新开工面积390.46万平方米,增长25.5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24.3万平方米,增长20.21%。年末有建筑业从业人员26169人,增长3.82%。
【商品贸易】 2017年,嘉定区实现商品销售额62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属地实现3231.2亿元,增长21.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1亿元,增长5.5%。实现商业增加值183.2亿元,增长4%,占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9.8%。在京东、国美、找钢网等优质品牌电商企业助力下,电子商务支撑着全区商业经济的“半壁江山”。全区电子商务实现零售额605.5亿元,增长2.8%。纳入统计的17家电子商务企业共实现商品销售额1317.2亿元,增长26.8%,拉动全区商品销售额增长10.5%。区内商业综合体规模进一步扩大,销售额快速增长。江桥万达广场等11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共实现营业收入54亿元,增长37.3%。至年末,全区有商品交易市场76个,年总成交额253.94亿元;生产资料市场10个,年成交总额50.19亿元。
【科技】 1958年,嘉定城厢镇被列为上海市卫星城镇。1960年,城厢镇被确定为上海市发展新兴科学技术基地之一。之后,中央或市属的原子核、硅酸盐、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激光等科研单位,相继新建或迁入嘉定,嘉定遂有“科学卫星城”称谓。2015年5月,中共上海市委十届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确定嘉定区为市郊唯一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嘉定区拥有“十一所二中心二基地”的国家级科研院所集聚规模(十一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核工业第八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空间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东海研究站;二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嘉定先进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二基地:中科院上海分院产业化基地、中电科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汇聚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8所高校和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基础软件和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及医疗装备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研优势。2017年,嘉定区全面深化和落实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各项建设任务,举办上海嘉定科技博览会、精英人才活动周主题活动。打造科技创新与人才服务新地标,嘉定创新创业大厦启用,嘉定创业街开街运营。国内首条、全球领先的“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在嘉定投入运营。召开嘉定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2017年嘉定·高校科研院所座谈会,促成4个街镇与4个院所、1所高校签署重大科技项目合作协议。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的79个可开放公共服务平台向企业开放,提供技术对接、产品试验、检验测试等服务。全年共推荐334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825家,位列全市各区第二位。20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总数186家次,位列全市各区第二位。全区新增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新备案区级众创空间10个。全区共有45个各级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4个、市级17个。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2702件、6711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9.3%、22.1%。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1件,增长34.2%。在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区内企业(驻区单位)有4个项目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技术合同认定登记294项,技术贸易额15.4亿元。有区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28个、社区创新屋6个、社区科普大学13所、科普画廊和显示屏503块,全年开展科普活动1369场次。
【教育】 嘉定区是教育部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燎原计划示范区和“构建督导评估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验区及社区教育实验区、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国家实验区。1994年被评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区。1998年被列为全国十个素质教育区县之一。2016年,嘉定区发布《嘉定区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工作,以“两圈四区”(“两圈”指中科优质教育圈、新城核心教育圈,“四区”指南翔学区、江桥学区、安亭学区、南苑学区)布局全区教育资源。2017年,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启动中科·实验教育集团、新城教育集团、疁城教育集团和安亭学区、南苑学区建设,初步完成嘉定“两圈四区”教育生态布局。新开办中学3所(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华江中学、嘉定世界外国语学校)、小学1所(留云小学)、幼儿园3所(天恩幼儿园、北水湾幼儿园、新城实验幼儿园花园部)。至年末,全区拥有学前教育机构82所、小学43所、中学43所。学前教育在园(托)幼儿37804人,小学在校学生47024人,初中在校学生23193人,高中在校学生6877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304人,特殊教育、专门学校在校生172人。其中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13所,在校小学生8530人。全区高中阶段录取率99.6%;初中和小学入学率均为100%;3岁~6岁幼儿入园率为99%。中考合格率96.7%。春秋两季普通高校录取总人数1934人,其中高考自主招生上线率30.1%;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1530人,上线率90.6%,比上年提高11.9个百分点。嘉定一中、嘉定二中本科上线率均达99%以上。全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培训总量128万人次。
【文化、广播和电视】 全区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区级文物保护点133处。2017年,全区有区级博物馆、区级文化馆、广播频率和电视台频道各1个。区博物馆全年接待游客88万人次;陆俨少艺术院举办展览活动23次,吸引参观者6.3万人次;韩天衡美术馆举办展览活动16次,吸引参观者8.7万人次。全区有影剧院20个,影厅130个,座位20173个,全年放映28万场次,观影523万人次。有区级和街镇级图书馆14个,藏书278.1万册,外借511万册次。其中区图书馆和清河路分馆共入库新书10.3万册,借还图书228.6万册次,服务读者204.8万人次,新办读者证1.1万张。年内,菊园新区、南翔镇“我嘉书房”建成启用,是全市首批以政企合作模式运行的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点,24小时全天候开放。区文广局共组织各类文化活动2.55万场次,参与市民215万人次。11支队伍入选上海市民文化节“百支优秀市民舞蹈团”,5个团队获上海市民文化节“百支优秀市民合唱团”。14件作品参与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活动,12个作品获奖,成绩位列全市各区第一。配送“百姓系列”文化资源1008场次,服务近26万人次。全年放映农村公益数字电影6232场,观影群众逾90万人次。区广播电视台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954小时,其中自制节目420小时,加工节目534小时;有电视栏目7档,平均每周播出105小时。全区有线电视用户41.4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78.4%。广播电台平均每天播音时间16小时。年内共播发广播电视新闻稿件3458条,其中“嘉定新闻”播发稿件2225条,“新闻大社区”播发稿件603条,“嘉广午间新闻”播发稿件630条。电视新闻被中央电视台录用7条,被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录用667条;广播新闻被“990早新闻”录用72条。《嘉定报》周报及子报全年出版82期,发行量815万份;推出嘉定建县800年系列纪念特刊。
【体育】 嘉定曾先后承办过马拉松、竞走、柔道等国际性单项比赛和乒乓、围棋、象棋、武术、足球等全国性单项比赛。2004年9月始,F1世界锦标赛中国大奖赛在新落成的上海国际赛车场举行。2007年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滚球比赛在嘉定举行,60个国家和地区的教练员、运动员莅临嘉定参加角逐。2016年,嘉定籍运动员范忆琳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女子团体铜牌及女子平衡木第六名。2017年,全区拥有体育场馆3座、游泳池36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7个、标准足球场3个。公共体育设施年开放率100%,符合开放条件的 58所中小学全部向社区开放。全区共举办、承办、参加各类市级及以上赛事247项,2.1万人次参与;举办各类区级赛事35项,近7000人次参与;街镇开展镇村级赛事、活动784项,12万余人次参与。年内,嘉定籍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天津全运会上获2枚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范忆琳在2017年体操世界锦标赛上蝉联高低杠冠军,并获“范忆琳下”的体操动作命名。上海嘉定城发博击足球队连续4年打入中国足协杯正赛,成功闯入第三轮。
【卫生】 嘉定区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初级卫生保健合作中心和“中国健康城市项目”试点区,也是全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标先进区。2016年,嘉定区入选首批38个全国健康城市试点市名单,嘉定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2017年,嘉定区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签署“瑞金北院—嘉定区医疗联合体”协议,嘉定区第一个区域医联体成立。年内,全区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12个,其中区级及以上医疗机构9个,有床位6143张。有卫生技术人员835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241人,注册护士3695人。全区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个、分部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9个,市级标准化村卫生室40个。全年完成诊疗1156.4万人次,出院12.7万人次,施行手术7.4万人次。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424.7万人次。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全面开展,至年底“1+1+1”医疗机构组合(居民可选择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名家庭医生、1家区级医疗机构、1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签约居民20.8万人,签约率14%;组合内就诊344.6万人次,就诊率79.2%。社区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113万份。区医疗急救中心全年共接听来电64219次,比上年增长5.23%;院前急救出车3.44万辆次,增长8.68%;急救29896人次,增长8.38%;行驶874844公里,平均反应时间14分36秒。
【社会保障】 2017年,全区拥有各类敬老院25家,床位8059张;社区托老设施“长者照护之家”7家,床位277张;共收养老人5374人。共有社会福利企业79家,实现利润3.91亿元。通过“一口上下”社会救助机制,实施各类救助32.7万人(户)次,救助总金额2.88亿元。全区享受民政部门救助16.2万人(户)次,救助金额1.12亿元。其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2.8万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186.7万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780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57.3万元;实施医疗救助0.7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598.8万元。“蓝天下的至爱”全年募集资金2434.6万元。至年末,全区有62.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6万名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实行征地养老人员区级统筹,调整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险制度,7.1万名“镇保”人员纳入“职保”渠道。提高“城乡居保”和征地养老人员的养老待遇,“城乡居保”人员养老金水平为每人每月1142元,征地养老人员养老生活费为每人每月2109元。 (嘉 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