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志书 > 嘉定志鉴

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的意见

日期:2017-02-17


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的意见

沪志委〔2016〕1号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存史、育人、资政的不可替代功能,做好编修工作十分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李克强总理对地方志工作专门作出了“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和“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批示。

上   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以1978-2010年为上下限,是对波澜壮阔的30多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第一次全面、系统、完整和真实的记录,也是上海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有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分工,明确责任,任务到人;机构和广大地方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总体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是,随着修志工作的深入,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为坚决执行国务院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和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切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按时保质完成《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规划》任务,现就进一步推进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

要坚持和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持、地方志工作机构组织实施、社会组织和力量参与的工作体制。健全完善本市各级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发挥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指导作用。市、区县两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和《上海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认真履行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地方志工作的法定职责。市地方志办公室要落实和完善目标考核制度、督查通报制度,特别是加强阶段性督促考核检查,每半年对各单位修志进度进行公示等。2020年前,各市志、市级专志承编单位必须全部完成所承担的编纂任务;2018年,区县志承编单位须完成编纂工作。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对本系统或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志书承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修志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切实保障修志工作顺利开展

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要明确管理和发展地方志事业的重要职责,把地方志工作纳入年度工作和考核目标,保障修志经费列入部门预算。志书承编单位要建立相应的修志机构,保障适当的人员编制,按照德才兼备原则配备领导班子,落实专兼职修志人员;加强对修志工作投入力度,完善办公条件;制定志书编纂实施方案,层层落实、步步推进。市地方志办公室要严格执行《上海市第二轮新编地方志书编纂规划》,建立内部分工跟进制度、简报交流制度、问题会商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度,认真落实机构设立、篇目把关、评审验收、出版发行等各环节工作,根据实际对修志单位分类指导。要认真按《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要求,制定上海市地方志工作“十三五”发展规划,谋划和保障未来五年上海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

三、高度重视地方志的编纂质量

要努力编修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地方志成果,多创精品、多出佳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资料搜(征)集、志书评审验收和印刷出版管理等相关制度,严格规范“一评、二审、三验收”流程,在指导思想、体例、内容、结构、资料、文风、保密、审核、出版、印制等各方面、各环节严格把关,推进志书精品工程。志书承编单位要选配合适的主编,坚持主编负责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要吸收社会力量尤其是专家、学者参加修志工作,建立专家库,发挥专家、学者在志书编纂、评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志书的质量品质和科学价值。

四、大力推进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吃苦、能战斗、富有改革创新和奉献担当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培训制度,开展普及培训、专题培训、青年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针对性培训,特别要加强志书主编、志书承编单位修志机构负责人的专项培训,以及基层修志人员岗前培训。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鼓励和支持修志人员接受专业继续教育。建立地方志人才梯队和学术带头人制度,通过创新《上海地方志》杂志办刊思路和提升质量培养人才,探索修志人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设立地方志理论研究专项基金,以项目招标、课题申报等形式,鼓励开展学术研究。建立合作平台和网络,以会议、互访、课题研究等形式加强对外方志文化交流。

五、不断提高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要大力开发利用上海修志已经积累的全面、权威和巨量的地方志资源,打造具备文献和数据收集、管理、开发利用综合功能的上海地情资料库;完善地方志网站功能,依托数字化、网络化发布,增强修志成果的社会效益;推进智库建设,编辑简报或专报、撰写调研报告、出版研究专著等,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咨询和对策建议,当好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地情服务专家;通过挖掘典型事例和代表性资料编辑乡土教材等形式,培育和弘扬爱国爱乡情怀;通过转型创新和上海通志馆新馆建设,打造具有百年历史积淀的新型通志馆,发挥上海唯一综合性当代地情资料中心作用,研究和服务于上海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局;加强传播能力建设,利用数字、影像、网络等媒介,借助法规宣传日平台、学术交流和业务合作渠道,引导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特色文化和价值观念,了解中国梦的历史根源和深厚根基。

当前,上海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上海市地方志工作要牢牢把握这一重要契机。各级修志机构要真正做到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机构到位,编制到位,经费到位,设施到位,规划到位,工作到位。广大地方志工作者要继续秉持崇高信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进一步做好地方志编修、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2016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