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活水源头来 —— 墅沟引水工程的建设
长江活水源头来 —— 墅沟引水工程的建设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嘉定城市化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乡镇企业生产建设的需要,农村自来水化改水工程的开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对自来水的普及和使用提出更高要求。1978—1981年、1989—1990年嘉定水厂先后两次进行再扩建,每次增加2万吨/日的供水能力,但高峰时期的供水量又超过设计能力,水量供需矛盾日益严重。水厂的取水口从环城河换到练祁河,但供水水质还是越来越不尽人意,河道水质污染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了嘉定的投资环境。
为了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解决生活用水的水量水质难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嘉定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八五”期间全面实施墅沟引水工程,墅沟引水工程主要包含4个方面:一是拓浚自长江口墅沟水闸至嘉定镇全长19.6公里的引水河道;二是拆除老闸建设新的墅沟水闸,将水闸口门的宽度由12米扩建为30米:三是新建、改建沿线公路桥8座、机耕桥25座;四是动迁1.84万平方米集体房屋和2.15万平方米民房。墅沟引水工程总投资约1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嘉定区投资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也是上海郊区首例引长江水工程。
其中,墅沟引水河道是墅沟引水工程中的重点项目,1992~1995年建成,引水河道位于嘉定东北部,自墅沟水闸至蒲华塘,长2.3公里,在太仓境内;由蒲华塘北端向南与娄塘河汇合,长3.7公里;娄塘河往西与横沥汇合,长9.5里;横沥向南接环城河,长4公里。跨华亭、唐行、徐行、娄塘、嘉西、嘉定等6个乡镇和太仓市浏河镇,全长19.6公里,其中太仓段长1.92公里。
由蒲华塘与娄塘河交汇处向西3.2公里以及绕过娄塘集镇的1.2公里为实地开挖,其余为原河浚拓。土方总计为340.83万立方米(折合标准方约426万方),以1991年全县农业劳动力每劳负担20立方米分配至19个乡镇。河道标准:墅沟水闸至娄塘镇北侧14.6公里河段,河底宽30米,河底高程-1.0米,边坡1:2.5,高程4.5米处河口宽为57.5米,两岸各留5米宽的青坎,河道占地总宽为67.5米。娄塘镇北侧至嘉定北门5公里,河底宽为20米,河底高程和边坡同上,两岸各留5米青坎,高程4.5米处河口宽为47.5米,河道占地总宽为57.5米。
引水河道拓浚分三期实施。1992年1月21日,洋桥至娄塘河段第一期拓浚工程动工,由戬浜、曹王、马陆、桃浦、长征、华亭6个乡施工,至5月4日竣工。拓浚长度3.58公里,挖土56.41万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娄塘河、蒲华塘交汇口至嘉定北门于同年11月10日动工,由除嘉定镇以外的其余13个乡镇施工,至1993年1月16日竣工。拓浚长度13.12公里,挖土221.35万立方米。两期工程共投人民工1.1万余人,其中一期投入2000余人。第三期工程肇沟水闸至洋桥由太仓市水利局施工,于1993年11月20日开工,长1.3公里,计28万立方米,至年底完工。水闸段1.60公里,计35.07万立方米,由嘉定县墅沟引水工程指挥部施工。1995年5月全线贯通。沿线新建的16座机耕桥、2座公路桥同时竣工。
引水河道境内挖废面积1135.36亩,压占面积3000.80亩。总投资7500万元(不包括1996年实施的墅沟水闸改扩建资金),其中市补助2200万元,区财政拨款4294万元。另外,有80多个单位及国家机关、企事业职工个人捐资1007万元。引水河道竣工后,引排水和容蓄量扩大,每年可引入2亿立方米2级至3级长江水,使嘉定地区水质改善、水量充沛,排涝泄洪能力提高。
新建的墅沟水闸也是墅沟引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闸地处长江口、浏河、墅沟河的交汇处,规模大,设计标准高。1996—1997年建成,总投资2800万元,属一等Ⅰ级水工建筑物,由嘉定水利实业总公司承建。工程量约有:土方10.3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浇铸8400立方米,石方12000立方米。新建的水闸为三孔(10+10+10米)、净宽30米口门的节制闸,年引水量从原来的2亿立方米增加到6亿立方米。该工程不仅可为嘉定源源不断提供长江优质水,而且可以引清冲污,是改善嘉定地区水环境和提高引水、挡潮、排涝、灌溉能力、增强防汛抗洪能力的重要举措。
图为1997年建设中的墅沟水闸
1997年,崭新的墅沟水闸屹立在浏河长江口的墅沟河之上,同时也标志着墅沟引水工程的全面竣工,优质长江水汩汩流向嘉定地区,市郊首例引长江水工程发挥出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资料来源:《嘉定建设志》 《嘉定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