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翔镇志》▏古园名木遍南翔
解读《南翔镇志》▏古园名木遍南翔
南翔镇图(原载清嘉庆《南翔镇志》),可见计氏园、巢寄园、陶圃等
除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南翔还有着遍布全镇的古园名木。据清嘉庆《南翔镇志》记载,富绅殷户竞相兴建第宅园林,明清两代计有宅第园林25座,故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誉。
重建后的檀园正门
如“临溪浅步雨香携,夏绿深深听晚鹂”的檀园(明人李流芳辟于北市,为吟诗作画、诗友聚会之所)
“名园槎水香,秋雨澹烟光”的怡园(宋陆纮辟于宝庆年间。长洲朝散郎凌云称该园:“垒石穿池,亭台竹木甲于里中”)
“名园长喜露珠零,菊绽黄花缀晓庭”的计氏园(在泰康桥东,清张国贤居住后,名来鹤园)
“东风芳草路,细雨禁烟天”的嘉隐园(明刑部云南司正郎张景韶辟于鹤槎山北,以植梅著称,“鹤槎梅信”为疁城十景之一)
“不锁松筠三径开,林泉招我共徘徊”的陶圃(清崇安知县陆培远辟于东林庄桥北,以植菊闻名)
“短短墙垣十亩间,双扉不卷绿溪湾”的颐园(清职监张履素辟于尹家弄内,占地十亩)
“小约跨环溪,雕栏抵回庑”的巢寄园(明贡生朱嘉禄以戴子来的孚尹阁旧址辟成,张鹏翀为之作记。清光绪十九年归吴永清,易名古巢寄园)
“一片烟霞阗苑春,紫鸾舞罢息飚轮”的逸圃(清职员金应麟以陆氏易安草堂改辟,在阮家浜)
“虽无庭园斗豪华,潇洒园林尽可夸”的嘉树园(清长芦运使叶显别业,在滕家弄内,清嘉庆十一年仅存玩鹅小槛)
“林间一水秀,窗外两山明”的桐园(清李凤昌筑于今书场弄内,有寸草轩,为奉母处。大学士刘墉和钱大昕为之题诗)
还有“乱烟秋水渡,衰柳夕阳楼”的揖青阁,“枝外鸟声怜旧客,林间竹色泻新凉”的招隐亭,“琼枝巧结似珠宫,四面玲珑一径通”的南坞屏梅等。
从那么多的诗行中,可以看到它们有的规模大,有的构筑巧,有的布局精,有的意境深。南翔许多古代名园和名胜古迹,已在流光飞逝中废圮无存,如今只能从优美的诗句中感受那曾经的美好。
古猗园
仅存明万历年间,通判闵士籍建于东市的猗园(今称古猗园),至今仍为南翔名胜。(PS:以后小编会作专门介绍的)
东王庙古银杏
现存古树名木,有:
明代黄杨3棵(2棵在南翔医院后院,系明代计氏园旧物;1棵在御家桥东境路北)
明代银杏2棵(在东王庙前,明万历十年重建庙宇时栽)
古盘槐
清代盘槐2棵(位于古猗园逸野堂西面门前,为建堂时所栽;南面的一棵毁于“八·一三”抗日战争中,现在稍小者系1959年从别处移来)
清代女贞1棵(今书场弄内,系李凤昌所辟桐园的旧物)
清代银杏1棵(在鹤槎山腰,系六如庵梵吉和尚建舞鹤亭时所栽)
清代枫杨14棵(在解放街北段,系云翔寺旧物)
清代牡丹1棵(在古猗园曲香廊北侧,茶厅西南,迁自嘉定城中,重瓣大红)。
来源:《南翔镇志(1988~2011)》
整理:王健欣